12月6日!央行全面降準,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降準,全稱為“降低存款準備金比率”,所謂的存款準備金,是金融企業為應付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而準備的貨幣資金。
用最簡單的數據解釋:
100個人,每人存了100元到銀行,總共是1萬,原存款準備金率為8.9%,即銀行只需要留下890元,避免這100個人中有人來取取款,其余的9110塊,都可以作為貸款放出去。
降準了0.5%之后,存款準備金率變成8.4%,即現在銀行只需要留下840塊,多了50塊錢放款。
中國的存款規模巨大,這下降了0.5%,金融機構多了1.2萬億的巨量貨幣,可以用于市場流通。對于市場而言,1.2萬億的可流動貨幣,提高市場流動性貨幣總量。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答記者問
1、此次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于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被金融機構用于補充長期資金,更好滿足市場主體需求。人民銀行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搞大水漫灌,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2、此次降準的考慮是什么?
答: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加強跨周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3、此次降準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考慮到參加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的大多數金融機構都達到了支農支小(含個體工商戶)等考核標準,政策目標已實現,有關金融機構統一執行最優惠檔存款準備金率,這樣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1、有助于銀行資金的流動性,一定程度上改善銀行二手房停貸、放款速度慢現象
降準本身有助于改善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對于房貸等有積極的作用。
雖然理論上各類資金本身不會流入到房地產,但因為以后本身的貸款額度是增加的,所以實際過程中也還是有助于房地產的發展,至少房貸本身有趨于寬松的可能。
二手房雖在逐步恢復貸款,但部分買房人表示放款速度仍然很慢
而央行降準,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銀行貸款的額度,有利于緩解銀行停貸、放款速度慢等現象。
2、或有利于促進房貸利率的下調
以自貢為例,房貸利率執行LPR政策,首套房利率基本在5.88%,二套6.22%,轉了LPR的買房人,首套利率預計在5.65%上下。
但是,LPR房貸利率,自去年年初以來,已經一年多沒有調整了。
降準對于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來說肯定是利好,特別是短期銀行的貸款額度肯定會有所增加。
若降準落地,不排除LPR出現波動的可能性。
對于購房者而言,若能促進LPR房貸利率下調,那么意味著購房者買房的貸款成本在下降。
3、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降準既可以增加信用投放,也可以引導金融機構更好的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主要是可以優化銀行體系的資金結構,降低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并減輕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壓力,降準有助于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緩解房企資金壓力。
雖然降準對于房地產而言,是一則重磅消息,但是“房住不炒”的基調不會變。
房地產到底會不會觸底反彈?無人能知。
但是,業界普遍的觀點,卻因為這次“降準”,變得更為積極,內心覺得:可以買房子了。